近年来,两翼自动旋转门在高档建筑物中开始快速普及。通过采用先进的自动控制技术,加上其美观、节能的特点,旋转门逐渐成为许多商场、酒店、写字楼的“标配设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然而,在带给客户舒适感的同时,自动旋转门其实也蕴含着危险。由于设计、制造与安装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近年来旋转门在世界各地已经发生很多安全事故,造成了惨不忍睹的人员伤亡和巨大的经济损失。例如:(1)2004年3月5日,德国科隆机场发生惨剧,幼童丧命旋转门中,催生了欧盟旋转门撞击力标准的出台;(2)2004年3月6日,日本大阪六本木森大厦旋转门,致人死亡事故,引起全日本旋转门生产厂商停产整顿;(3)2007年6月,北京**某花园酒店两翼自动旋转门卡死四龄童,该事故是国内第一起旋转门直接致人死亡事故;促使中国旋转门行业安全标准的出台(4)2008年12月4日,央视《朝闻天下》栏目报道,北京某五星酒店两翼旋转门卡住儿童脚而导致骨折,客户最终将酒店告上法庭。
上述提到的这些触目惊心的事故,给受害人及其亲属留下了永远不尽的伤痛,引发了世人的深思和专业机构的关注。通过事后的原因分析发现,旋转门在正常运行时,都存在着一定的非安全区域(如图1)。当门扇运行到危险区域时,若强行进入,安全系统虽会执行刹车功能,但由于惯性作用,仍存在一定的刹车距离,所剩空间小于人体宽度,极易引发恶性事故。同时,门扇的对人体的撞击力可达300公斤以上,超过人体所能承受的最大范围,所产生的能量足以致人死亡。
针对这一安全隐患,旋转门行业中的知名制造商均采取相应的措施以提高旋转门使用安全性。其中青岛友信公司经过精心设计,开发并申请的两翼旋转门安全回弹系统专利(专利号:ZL2013 2 0272292.5),使两翼自动旋转门使用安全性达到了较高标准。所谓“回弹防夹扇”是指设置在动扇展箱前端可沿转轴转动的附加小扇(如下图所示),宽度在300-500mm不等(根据旋转门的直径大小而定),小扇在旋转门立柱处遇到行人强行进入时,由于该活动小扇可以向内转动,这样被夹击的人或物体就避免了硬性夹击造成的损伤,从而做到既降低“夹紧力”又可避免“硬性”伤害,因而达到可称之为“双降”的有效安全措施。该活动门扇作用在人身上的力量仅为3~5公斤,且当该门扇一开始稍微有所转动时,旋转门控制系统将立即断电刹车停止运行。行人离开该位置时,该活动门扇将自动回弹复位,旋转门再开始运转。(晚上当旋转门停止运行时,该门扇将自动上锁关闭。)
从2009年开始,我公司安装的几十余套两翼旋转门均采用了该专利结构,经过实际运行检验,安装该专利结构的两翼旋转门确实比普通结构的两翼旋转门有较高安全性和可靠性,没有发生一起安全事故。客户反映该结构确实安全,可以更放心的使用旋转门了。(以前在旋转门运转时客户总是不放心,且也确实经常发生旋转门夹人或伤人的现象)
实用新型名称:一种安全防夹门扇自动回弹的两翼旋转门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两翼旋转门,名称为两翼自动旋转门。为解决现有的两翼旋转门在旋转过程中旋转门扇转动到与旋转门出入口立柱接近时,由于行人抢行或行人行走缓慢等原因,使行人或小孩被旋转门扇和旋转门立柱夹伤或挤伤而受到严重伤害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两翼旋转门,包括弧形固定旋转翼,活动旋转门扇位于弧形固定旋转翼旋转方向的前端,它与弧形固定旋转翼是分开的两部分,通过安装在它们之间的转轴(11)或合页(10)连接在一起,可以向A箭头方向转动,且活动圆弧板3a具有自动复位功能。当行人被夹时,活动门扇3a在行人很小的反作用力下向箭头A方向转动,同时触动安装在内圈上的行程开关,旋转门紧急停止运转,活动门扇3a在行人离开后可以自动反向转回原位。这样,由于活动圆弧板3a是活动可转位的,就避免了在运行中夹伤行人的情况发生。活动圆弧板3a作用在人身上的力量非常小,只有3~5公斤。
门扇转动
角度大于3~4度时
转门紧急停止运行
行人离开门扇
自动回弹